“密切注意路段情况,这个点司机很容易犯困。”6月18日23:50,端午小长假即将结束,湖北省汉十高速公路管理处信息监控中心主任陆由盯着大屏幕,一动不动。
身材瘦小、戴着一副眼镜,43岁的陆由被同事们称为“陆教头”。3天假期,他带着同事们轮流值班,坚守一线。
越是节假日,陆由越忙。这位非技术出身的拼命三郎,凭着一股狠劲,在湖北高速公路信息化、智能化领域钻研了近20年,多项创新成果被推广应用。
今年,他被评为湖北省先进工作者。拿到荣誉证书,陆由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,相反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。
“时刻把司乘人员放在心中,这是技术人员的一份使命。”每到节假日,陆由总是日夜坚守在监控室,与沿线收费站、监控分中心保持沟通,第一时间预防、处理各种紧急事故。
他说,自己多忙一些,他们通行就会更安全些、畅通些。
1999年,陆由大学毕业分配到高速公路上从事收费工作。当时,高速公路兴起不久,收费全凭人工操作,每个岗亭内摆满各类政策文件,遇到特情车辆时,收费员常常会因为长时间翻不到政策文件而焦头烂额,放行一辆车往往需要七八分钟。晚上,收费员还要做报表,经常熬到大半夜。
“能不能通过技术手段,把车辆信息与站口视频对接起来呢?”萌生这一想法后,陆由向单位递交申请,与母校长沙交通学院合作,研发湖北高速公路第一条半自动化收费系统,收费效率大幅提高。此后,他对高速公路信息化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陆由在工作之余,不断学习收费、养护、道路应急等各方面的知识,探索一项项新发明。
2008年,汉十高速管理处接管了湖北省第一条山区隧道群高速公路——十漫高速。当时,隧道内的通信、电力、消防等相关设施互不联通、各自为政,导致监控设备误报率高达80%,监控员常被折腾得精疲力尽。
2009年,陆由出任汉十管理处信息监控中心副主任后,立即着手解决这一问题。通过4年努力,在学习外地经验、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后,陆由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了湖北高速公路首套机电维护标准化、自动化系统,打通了隧道内各个单元的壁垒,实现了所有数据在同一平台上对接,将隧道事故误报率降低至5%以内,为全省高速公路隧道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样本。
“因为热爱和执着,陆由从收费人员变成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。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介绍,这10年来,他先后承担完成了30余项涉及高速公路硬件软件工程,所有工程都顺利通过验收。高速公路数据元与接口标准成为全省交通行业试点;“基于预算机电标准化研究与应用”落地推广,并获得中国设备协会交通板块创新一等奖……
2013年,随着通行车辆猛增,汉十高速管理处提出建设“智慧汉十”工程,陆由更忙了。在他的引领下,目前,汉十高速全线建立了3个监控分中心,全面整合了收费站、养护、路政等内部系统,并与高警、地方政府等系统有效对接,对重点路段、桥梁进行24小时监控,确保道路安全。
2018年一月份,全省迎来两次冰雪灾害,汉十高速管理处正是凭借“智慧汉十”信息化系统,整合各方力量,提前做好准备工作,及时分流车辆,使得全路段没有出现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和车辆大规模滞留事件。
“比起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省市,湖北高速公路信息化、智能化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”陆由说,与国内、省内优秀同行相比,自己的成绩微不足道。今后将不断加强学习,为新时期高速公路建设继续贡献力量。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通讯员 黄晓东 张顺顺